“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临沂的夏天,是微风轻拂沂河的水面,是蝉鸣在蒙山林间交织成曲,是城市的灯火在夜色中璀璨。在这里,无论是学生探寻知识的目光,旅者追寻乡愁的脚步,还是年轻人追逐潮流的身影,都能与临沂的夏日撞个满怀。畅游沂蒙夏日爽,请跟随这份夏季旅游线路,开启属于你的临沂之旅吧。

当晨雾漫过沂蒙群峰,一场浸润着革命精神与沂蒙风情的研学之旅正徐徐展开。循着历史的足迹,我们将走进“红韵沂蒙・研学启智”红色研学路线,在山水与故事的交织中,触摸沂蒙精神的脉搏,感悟信仰的力量。  

线路: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沂蒙山天蒙景区)→椿树沟旅游区→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首站抵达沂蒙山天蒙景区——沂蒙山小调诞生地。1940年,一首《沂蒙山小调》从这片土地上唱响,“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的悠扬旋律,带着沂蒙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与对胜利的信念,从巍巍青山间传遍大江南北。

刀郎老师曾在演唱会上演绎的《沂蒙山小调》,更是让这首经典旋律以全新的魅力走进大众视野,也让无数人对小调的诞生地心生向往。

行至开阔处,一场震撼人心的沉浸式实景演绎正在上演。游客变战士,景区变战场!天蒙山景区首推大型行进式、沉浸式实景互动演艺,让你穿越时空,亲历那段烽火岁月。跟随“部队”穿梭在山间小道,与“战士”并肩作战,共同唱响激昂战歌。

演出现场,呐喊声、枪炮声交织,网友直呼:“热血沸腾!意犹未尽!”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鲜活记忆,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深刻感受沂蒙精神的磅礴力量。

漫步山间,耳畔似有小调余音在山风中萦绕,眼前的每一株草木、每一块岩石,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却乐观的岁月。站在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望海楼”上,脚下云海翻涌,远处山峦叠嶂,更能体会沂蒙人民在战火中坚守家园、不屈不挠的坚韧品格。

循着石板路前行,便来到了椿树沟景区。这里青山环抱,溪流潺潺,古朴的村落宛如世外桃。


走进农家小院,亲手将金黄的面糊摊在鏊子上,看着薄如蝉翼的煎饼逐渐成型,再夹上鲜嫩的小葱、醇香的面酱,咬上一口,满是沂蒙百姓生活的质朴与香甜。与热情的村民唠唠家常,听他们讲述沂蒙山区的变迁故事,在袅袅炊烟中,沉浸式体验沂蒙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感受浓浓的乡土情怀。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走进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这里庄严肃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震撼的历史照片,将时光拉回到1947 年那场决定华东战局的关键战役。

大型红色演艺《英雄孟良崮》正在震撼上演,演员们以精湛的表演,重现了华东野战军浴血奋战、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的壮烈场景。炮火的轰鸣、战士们的呐喊,仿佛就在耳边。让我们深刻铭记先烈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付出,感受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沿着红色足迹,来到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这里保留着众多抗战时期的民居院落,走进其中,一场沉浸式互动演出“跟着团长打县城”正在上演。随着“团长"一声令下,游客们拿着道具大刀、手枪,随着“八路军"冲进“县城”。游客们说,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的激情火热,既有趣、刺激,还有教育意义。 
沉浸式小院,生动演绎沂蒙红嫂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舍生忘死救护伤员的感人故事。亲身体验她们当年为支援前线所付出的艰辛与无私,深刻体悟“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沂蒙人民拥军支前精神。


最后走进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沂蒙红”思政教育综合实践基地项目,以沉浸式体验形式让参与者了解和感悟沂蒙精神。还有沂蒙红微电影课堂等,回顾铁军辉煌历程,感受军民鱼水深情,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研学体验。

“红韵沂蒙・研学启智”
红色研学之旅
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
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
在这里
红色文化与沂蒙风情交相辉映
每一处景点都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
让我们在行走中传承红色基因
在体验中汲取奋进力量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