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

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开幕:在光山播种戏剧艺术的种子

开幕式现场。中国儿艺供图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刘颖颖)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产业发展司,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信阳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主办、光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在河南省光山县文化中心开幕。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以“在艺术的田野上一起奔跑”为主题,通过打造独具特色且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项目,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孩子之

原创民族歌剧《小老杨》首演

本报太原7月10日电(记者付明丽)近日,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小老杨》在山西太原首演。该剧讲述了右玉人民矢志不移把沙漠荒山变成塞上绿洲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  山西是民族歌剧重要发源地之一,曾经推出过《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民族歌剧。《小老杨》将山西民歌、戏曲等元素吸纳到歌

「何以中国」文脉颂中华·国潮少年派|国粹摇身变国潮,旧曲而今畅新声

  “念白抑扬含顿挫,唱腔委婉透激昂。”扮相英俊的老生捋着胡子讲起了故事,灵巧动人的花旦舞姿韵味十足,扮着花脸的丑行出场便引发满堂笑声……生旦净丑都是角,唱念做打不言苦。京剧的声音穿越千年,一出非遗好戏正在新时代舞台上演。  京剧作为我国影响巨大的戏曲剧种,背后有着众多的艺术支撑。一场京剧离不开京剧脸谱、京胡、灯光道具等的辅助,将这其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单独拿

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

  7月7日拍摄的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现场。  当日晚,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在一场充满太空感的音乐会中拉开帷幕。未来两周,主题为“世界有声,宇宙有光”的上海夏季音乐节将陆续推出多场演出并举办音乐快闪活动。  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来源:新华网

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巡演走进临沂市河东区

  琅琊新闻网讯7月7日晚,临沂市“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巡演走进河东区。《中秋夜》《重返孟良崮》《老兵》《河东一家人》《跟着共产党走》等5部精彩的小戏小剧轮番上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小戏小剧节目时间短、剧情发展相对较快,剧目主要以临沂人身边大小事及红色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感染力强,广受观众欢迎。  摄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玉兰绽香”演出季本周开幕,八台大戏进京展演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宣布从今年7月7日至12月17日,2023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玉兰绽香”演出季八部参演剧目将在北京上演,持续五个月时间。作为走出上海本地面向国内各地的品牌性演出季,上话曾于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分别在京推出“玉兰绽香”演出季。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军在通气会上致辞时表示:“今年是‘玉兰绽香’演出季第十年,上海话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举办艺术节

市民在艺术节现场体验传统手工艺。 主办方供图  身穿汉服的姑娘翩翩起舞,天真可爱的孩子在老北京“拉洋片”机旁流连忘返,潮流青年在艺术品摊位前为亲友挑选独特的礼物……日前,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艺”起来艺术节在前门·书香世业主题街区举办,为市民带来一场内容丰富、参与感强的文化艺术嘉年华。  当潮玩文创、艺术周边、创意家居等潮流元素遇见花样手作、非遗技艺、

“梅花”领衔展演 福建推出约100场惠民演出

越剧《唐琬》上演,唐琬由国家一级演员郑全(右)饰演,陆游则由国家一级演员陈丽宇(左)饰演。 吕明 摄  中新网福州7月3日电 (叶秋云)7月3日晚,由国家一级演员、新科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郑全领衔主演的越剧《唐琬》在福州芳华剧院上演。  这是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推出的“为人民绽放”福建省梅花奖演员演出季的活动之一。6月底至8月,福建省文化

原创黄梅戏《第一山》在江苏南京上演

  演员在黄梅戏《第一山》中表演(7月2日摄)。  7月2日,原创大运河题材黄梅戏《第一山》在江苏大剧院上演。据介绍,《第一山》由江苏省盱眙县黄梅剧团创排演出,全剧以苏轼游览隋唐大运河地标之一“第一山”、挥毫而就《行香子》为切入点,展现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演员在黄梅戏《第一山》中表演(7月

戏曲舞台上的“阿庆嫂”为何历久弥新?

戏曲舞台上的“阿庆嫂”如何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沪剧和京剧《沙家浜》是如何创造了这一经典的艺术形象?7月2日,“书文戏理”系列讲座第五讲《这个女人不寻常——沪剧和京剧舞台上的阿庆嫂》在上海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群乐剧场举行。沪剧名家陈甦萍、京剧名家赵群和主持人张源带领观众深入解读《沙家浜》中阿庆嫂的舞台塑造和背后真实的历史。1939年,新四军转移时,郭建光等18名伤病员留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他们同以

戏曲创新 从源头活水到海纳百川

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市场价值越来越被重视。广大戏曲工作者不但努力保护、传承戏曲艺术,也在为戏曲艺术融入社会、表现生活不懈努力。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借助现代营销手段和传播方式传播戏曲艺术、用跨界融合的创作理念进行艺术尝试,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新兴力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下,如何坚持戏曲艺术守正创新,更好地与时代、与年轻人接轨?这是需要深入探讨

艺术展现愚公移山故事

朱悦华  音乐剧《愚公移山》开场,一曲《我是愚公》一下抓住了观众的心。王屋山莽莽苍苍起中原,站在白云之下、济水之源的老愚公呼之欲出。前不久,该剧在中央歌剧院首演,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被打造成100多分钟的舞台说唱表演。  音乐剧《愚公移山》以丰富想象力,打破时空界限,将神话、历史、现实相互融通,编织了一个多线并行、容纳古今的故事结构与艺术空间

平邑县马家峪完小社团教学成果展示

近日,平邑县马家峪完小一幅“蒙山之美”书画长卷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也缓住了家长们的脚步,他们纷纷驻足观看。面对书画长卷,有家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原来马峪完小有这么多精品社团,孩子在学校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学得一种才艺,真是不错。

京津冀三地民乐团合奏民族交响诗《大运河》

这是6月14日拍摄的演出现场。当日,作为首届天津音乐节期间的重要演出之一,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河北民族乐团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合作演绎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这是6月14日拍摄的演出现场。当日,作为首届天津音乐节期间的重要演出之一,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河北民族乐团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合作演绎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这是6月14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