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莫让露营经济“来去匆匆”

一段时间以来,在近郊寻觅一片草地、搭起一顶帐篷的露营旅游蔚然成风,成为亲朋聚会、家庭出游热衷的消遣方式。随着跨省游、出境游市场回暖,群众旅游出行更加便捷,休闲旅游目光开始投向更远处。原本专注近郊游的露营热潮似乎不再“吃香”,不少露营地宣布停止运营,“露营倒闭潮”一词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休闲方式,露营旅游

上海乡村咖啡馆越来越多,一杯“村咖”品出了什么?

作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在上海市区,风格迥异的街头咖啡馆随处可见。而近年,越来越多的乡村咖啡馆从沪郊田间地头“长”了出来。第三届上海咖啡文化周于5月20日至6月2日举办,在这个美好的“咖啡季”,记者走访了上海几家乡村咖啡馆,品味乡野咖啡的独特韵味。傍晚时分,闵行区浦锦街道丰收村内,陈家宅河缓缓流淌着,河边的黄鸢尾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十分温柔,河右侧的几栋现代建筑与村居相比稍显“格格不入”,其中一

文化馆,转型升级正当时

遍布城乡的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长期以来,文化馆在社会上的“能见度”和“存在感”比较低。作为文化事业单位,不少文化馆习惯做政府交办事项的“落实者”,缺乏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为文化馆行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级文化馆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工

农耕题材影视,吹来一股清丽之风

当下,微短剧、微综艺发展如火如荼,在影视领域掀起一股注重强情节、快节奏的“短视频化”创作热潮。然而,与这一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另一类主打工笔细描、讲求娓娓道来、弘扬农耕文明的影视作品为观众营造了一种沉静美好的慢生活空间,在治愈心灵、疏导情绪的同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在立意和审美上实现创新突破,彰显长视频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在影视创作领域引领了一种新风尚。1.从乡村生活的日常到市井烟火

这年头,谁还买票逛景区啊?

2023年的淄博,活成了一种现象:媒体们为它掀起论战,流量网红抢票涌入,无数好奇者也想一探究竟。仅在“五一”假期,淄博站到发旅客就超过了48万人次,这个数字几乎是淄博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在涌入淄博的人群里,不仅有赶热度的券商食品饮料研究员,还有沈阳、河北乃至山东本地一众官员,前来学习取经。调研团频频到访的背后,折射的是旅游市场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在过去,假期旅游市场几乎只有国家挂牌景区的独舞;而如今从

中国中小城市旅游从“出圈”到“出彩”(专家解读)

█ 受访专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 宋昌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厉新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报道称,山东淄博的烧烤视频在社交媒体爆红后,近期该市旅游的受欢迎程度呈现井喷趋势。目前,中国及国际研究者都在关注,中小城市旅游热能否推动中国实现消费主导型增长。  《纽约时报》近期也关注到,由于淄博烧烤“火出圈”,该工业城市最近成为中国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如今,

好的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

2023年05月29日08:27 | 来源:中国青年报小字号原标题:好的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一手拿着喷枪,一手拿着陶瓷片,一名文物修复师正在进行陶瓷修复。桌面上满满当当,放着设计图纸、几个深棕色的瓶子,还有两个有数十种颜料的颜料盘。另一名文物修复师左手食指缠着纱布,用4根手指扶好青铜器,右手拿着除锈工具,小心地给文物做“美容”……这些画面来自山西省太原市近日举办的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

让城市成为“开放的艺术馆”(金台随笔)

让文化流淌在城市的毛细血管,用艺术滋养城市的神经末梢,将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小区停车棚里看一场展览是什么体验?走进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东昌新村的“星梦停车棚”,三星堆照片展、龙门石窟图片展和一幅幅岩彩绘画作品不断跃入眼帘。在展品下方,整齐停放着自行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存取车时,就能欣赏美妙的艺术,给来来往往的人们带来了融入日常又跳出日常的艺术体验。 &

全国旅行社有望突破50000家,年薪百万“抢”导游

空间秘探2023年06月07日 09:34:06来自北京0人参与0评论今年以来,文旅强劲复苏,每月都有新话题。最近一段时间,旅行社和导游多次登上热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旅行社新增近2000家,我国旅行社有望突破5万家。南京导游员月薪超过3w,地方年薪百万招导游……Chapter01旅行社有望突破5万家,百年年薪招导游根据文旅部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为4

“最火”端午即将来临?毕业游将迎高峰 2小时出游圈受欢迎

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记者 宋雪)随着高考结束、暑期临近,今年的端午假期或将延续“五一”旅游的火热情况。毕业游将迎来高峰,长线出游需求将加速释放,2小时出游圈大受欢迎。避暑纳凉出游正当时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国内长线游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根据途牛旅游网数据,国内长线游出游人次占比为59%,其次为周边游和出境游,出游人次占比分别为28%和13%。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选择国内长线游

临沂市“十佳民间博物馆”评选结果揭晓

为进一步发挥民间收藏资源价值,提升民间博物馆社会服务质量,满足广大群众走进博物馆、感受藏品魅力的文化需求,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十佳民间博物馆”评选活动。经过申报、初审、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四个阶段,最终评选出2022年度“十佳民间博物馆”。现将名单公布如下: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枣园镇,始建于2010年9月,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设

文旅融合如何向深处发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才能带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如何以文塑旅,为游客提供有品质、有特色的审美体验?如何以旅彰文,丰富业态,促进旅游产业实现腾飞?如何创新理念,从单一要素融合走向全方位融合,产生“1+1>2”的效果?连日来,在2023新疆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期间,中外嘉宾就此问题展开了深度研讨。推进旅游兴疆: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新疆一直是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今

戴斌:旅游业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全面复苏新通道

6月24日北京电 去年端午节,旅游业正处于市场复苏和纾困解难的关键时刻,假日市场评论的主题是《在粽叶飘香的初夏,我看见了旅游的春天》。彼时,无论是有组织的业界研讨还是网络自发的花式吐槽,“躺平”和“摆烂”的危险日渐加剧。让负重前行者不孤单,让为人抱薪者不冻毙,是我们过去三年,也是未来每一年的理论建设和数据生产需要坚守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透过每个节假日的市场数据,我们看见了渐行渐远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