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厉彦林作品有感《风雨荷塘》阅读解析与教育启示

作者:康有乐


笔者通过对厉彦林作品《风雨荷塘》的深入解析,总结了对中小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和教育改革的启示,与读者朋友们共勉。

一、文章内容概述
《风雨荷塘》描绘了一幅独特的荷塘景象,在风雨的洗礼下,荷塘展现出别样的风姿。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荷叶、荷花在风雨中的状态生动地呈现出来,同时融入了自身对荷塘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的感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风雨荷塘的魅力与力量。
二、根据阅读理解命题规律思考的问题
(一)作者是抓住核心来描写的?核心很可能是荷塘中的荷叶、荷花以及它们在风雨中的变化。荷叶在风雨中的摇曳、荷花在风雨中的挺立或低垂,这些都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关键元素,通过对它们的描写展现荷塘的生命力和独特韵味。
(二)作者描写的代表是什么?或许以荷叶的坚韧、荷花的高洁在风雨中的表现为代表。荷叶虽被风雨吹打得东倒西歪,但依然顽强支撑;荷花即使在风雨中也保持着那份优雅与美丽,代表了一种在困境中坚守美好的品质。
(三)哪些重点语句突出了表达效果?像对荷叶在风雨中形态的描写语句,“荷叶在狂风中奋力地舞动,像是一群不屈的舞者,与风雨展开激烈的对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荷叶的顽强。还有描写荷花在风雨中姿态的语句,“那朵粉色的荷花,在风雨中微微颤抖,却依然昂着头,宛如一位坚韧的女子,守护着自己的美丽”,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荷花人的情感和姿态,增强了表达效果。
(四)如何体现人物在情境中的作用?如果文中有出现人物,可能是通过人物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来体现作用。比如人物对风雨荷塘的惊叹、对荷叶荷花坚韧的赞美,或者由荷塘景象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等,从侧面烘托出风雨荷塘的魅力和带给人的启示。
(五)文章各个不同位置的结构段有何作用?开头段落可能起到引出主题,交代写作背景,如点明风雨天气,为荷塘的变化做铺垫的作用。中间段落详细描写风雨荷塘的场景,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作者的描写功底和对荷塘的情感。结尾段落可能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如由风雨荷塘联想到人生的挫折与坚韧,使文章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三、从七个方面命题考查学生的能力
(一)情节梳理和内容概括能力
1.考查方式:要求学生梳理文章中风雨荷塘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变化过程,概括出不同阶段荷塘的主要特征。例如,让学生概括风雨来临前荷塘的宁静氛围、风雨中荷叶荷花的具体动态以及风雨后荷塘的景象等。
2.能力提升意义:通过这样的考查,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从繁杂的文字中提取关键信息,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在《风雨荷塘》中,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才能准确把握荷塘在风雨不同阶段的变化,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在面对复杂信息时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赏析素养和萃取水平
1.考查方式:给出文中描写风雨荷塘的精彩语句,如 “荷叶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在风雨中被吹得七零八落,但依然努力为荷花遮风挡雨”,让学生赏析其修辞手法、语言特色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同时,要求学生从文中萃取出关键的人物行为或事物特征,比如从描写人物在荷塘边的反应的语句中萃取出人物对风雨荷塘的感受。
2.能力提升意义:这能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萃取关键信息,学生能够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和提炼能力,这对于他们在阅读其他文章时快速抓住核心内容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中学会运用优美的语句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三)理解接受和分解透析能力
1.考查方式:提出问题,如让学生结合文中荷叶荷花在风雨中的表现,谈谈对生命坚韧的理解;或者分析文章中某一情节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比如风雨后荷塘的恢复平静象征着什么。
2.能力提升意义:这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而是挖掘其背后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其对知识的接受和消化能力。同时,通过对文章的分解透析,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意图,为今后阅读更复杂的文学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全盘观察和整体驾驭能力
1.考查方式:设置关于文章结构的问题,如文章开头描写风雨的场景对全文有什么作用;结尾段落与开头是如何呼应的,对主题的升华起到了什么效果。或者让学生分析文章中不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共同构建起 “风雨荷塘” 这一主题的。
2.能力提升意义:这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在阅读时能够高屋建瓴,不仅关注细节,更能理解文章的整体架构和主题思想。这种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处理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时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他们从整体出发,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
四、对中小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和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方面
1.多样化阅读材料选择:像《风雨荷塘》这样的文章,题材新颖,描写细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在教学中应多选取此类多样化的文学作品,涵盖不同的主题、风格和体裁,让学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文本,拓宽阅读视野,从而提高他们对不同文章的理解能力。
2.注重阅读方法指导:针对上述考查的四种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比如,让学生如何梳理情节,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他们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学生赏析语句,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3.培养阅读兴趣:《风雨荷塘》中独特的风雨荷塘景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阅读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从而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育改革方面
1.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从对《风雨荷塘》的解析可以看出,阅读理解考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教育改革应以此为导向,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养,而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灌输。
2.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荷叶荷花的象征意义,通过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碰撞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播放风雨荷塘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章所描绘的场景,提高学习效果。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对《风雨荷塘》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不同,教育改革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和作业,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总之,对《风雨荷塘》这样的文章进行深入解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推动教育朝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