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51个案例入选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

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4月15日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通知指出,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例”)推荐工作,在各地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研究遴选并经公示,确定了51个典型案例。(来源:中国新闻网)

数字薪火队:数字手段为春节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当下,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的青年学子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他们将目光聚焦于烟台市福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泰安市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以及藁城宫灯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春节文化调研实践活动,为传统年俗的活态传承注入了青春的强劲动力。胶东福地:解码年俗里的文化基因在烟台市福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烟台调研小组一头扎进文化馆,在春节

美好夏日,非遗同行!2023山东非遗购物节火热开启

6月8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城市活动暨“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在日照举办,一年一度的山东非遗购物节拉开帷幕。在东夷小镇活动现场,绿茶、黑陶、农民画、过门笺、五莲割花、葫芦烙画等40余个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演展销,吸引游客纷纷参与互动体验。即食海产品、杂粮煎饼、鲅鱼酱、京冬菜等传统非遗美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购买。非遗购物节线上活动同步开启。在天猫、京东“好客山东旗舰店”开设了非遗购

济南非遗“研学基地”创建工作组一行走进章丘区调研、评估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是对非遗保护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对于今后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工作原则、主要目标,为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

2024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云南举办

10月26日,2024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云南大理开幕。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高志丹出席开幕式。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周进强致辞。大会以“尽享户外精彩 尽放创新活力”为主题,设置主题活动、体验表演、资源推介、赛事活动四大板块,旨在全方位展示户外运动产业的独特魅力与潜力,进一步促进文体旅产

沂州古韵 文脉流长——首届临沂晒书节启幕

5月22日,由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临沂市图书馆、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沂州古韵 文脉流长”首届临沂晒书节启动仪式暨古籍保护专题培训在沂水县院东头镇峙密山居举办。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勇慧,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伟,沂水县政府副县长王海娟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同时出席活动的还有临沂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刘艳春、临沂市图书馆馆长诸葛祥途、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雪

春节申遗成功

正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4日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源:新华社)

贵州荔波:布依族扎染为妇女撑起“就业伞”

布依族扎染工艺即在织物染色之前做一些扎结处理,使部分区域在染色的过程中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布依族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纺织品染色工艺。  何茂晴是布依族土布制作扎染工艺州级传承人,在传统布依族村寨长大的她,从小就跟在奶奶身边学习布依族传统染布、织布、刺绣等手工艺。  凭借着一双巧手,何茂晴在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县城内的荔波古镇办起了一家扎染工

山东青州:探寻县域非遗经济发展的密码

临近暑假,山东省青州市从事非遗电商生意的钱全旗,忙得不可开交。从老少皆宜的美食,到城市家庭喜欢的手工制作棉麻床上用品,钱全旗的店在端午假期开启前的7天销售额就突破了12万元。“店里销售的很多商品,都是根据当地非遗项目进行创意开发的,市场反响非常好。”钱全旗说,近年来,得益于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的扶持,他的工作团队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合作,进行非遗文创设计开发,不仅解决了多位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每年还

贵州玉屏:非遗箫笛制作忙

7月2日,在玉屏侗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泽松在自己制作的箫笛上雕刻花纹。  夏日时节,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箫笛生产进入忙碌期,各生产企业组织技术人员抓紧生产箫笛。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把箫笛产业作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的重要抓手,通过对“老技艺”的传承及创新,使箫笛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箫笛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

古籍古画看中国|“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再现古都繁华盛景

熙熙攘攘的街道远来的骆驼队湍急的汴河水……昼夜更迭,步入其中仿佛穿越千年“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近日在广西南宁展出吸引众多市民及游客前来沉浸式观展《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创作团队邀请史学专家对画中人物的服饰、肢体语言、建筑风格等进行指导与研究结合声光电技术形成“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展品长128米、高6.5米比原图放大了数百倍分白天和黑夜两个

紫砂非遗传承培训拓展新路

  图①:刘丹在给紫砂壶喷水加湿。  图②:爱德培训学校老师唐国忠在指导学员制作紫砂壶。  图③:本报记者白光迪(右)在学习紫砂壶制作技艺。  以上图片均由李昆摄  深褐色的泥块拍打成条,游尺在上面画出圆形,再将长方形的泥条粘合在围座四周,堆围成筒状结构,蘸水的毛笔轻轻掠过泥片连接处,用竹拍子从内抵

沪式旗袍、花丝镶嵌等16项非遗的故事,《正好遇见你》为何能讲得津津有味?

摘要:以“戏中戏”为叙事框架讲述非遗技艺和古代文物。缂丝大师曹美姐说,“一寸缂丝一寸金,费工、费力、费时,有些事不容易,但总需要有人去做”;玉雕大师说,“我们是守艺人,不是大师”;面点技艺师傅说,“一个芝麻,一个皱纹,往往就是一个作品的精气神”……非遗文化都市剧《正好遇见你》于6月3日全部收官。观众在35集的多单元故事中,不仅可以看到角色在职场中的蜕变,更可以了解包括花丝镶嵌、缂丝、沪式旗袍、玉雕

“蜀”遇金熊猫 “绣”给全世界

9月10日,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倒计时9天,继标识、吉祥物、奖杯之后,金熊猫奖的又一重磅设计新鲜出炉:它是用蜀绣绣制而成的金熊猫奖获奖证书。其中的一针一线,都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也寄托着四川作为东道主的礼遇和祝福。绣制成品蜀绣,又名川绣,2006年,蜀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被誉为“蜀中瑰宝”。蜀绣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

山东非遗传人创新守艺 提升传统文化“造血能力”

17日,孙膑拳传人刘路正与另外一名拳友切磋。在他们拍摄的“以拳会友”短视频中,钻拳、劈掌等武术招式,展示着孙膑拳这一山东古老拳种的独特风格。刘路自6岁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膑拳非遗传人刘海港习武,是孙膑拳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他在潍坊市安丘市创办了青云山武术馆,常年带领100余名中小学生习武锻炼。作为新生代传承人,“80后”的刘路还开设社交平台账号拍摄传统武术相关内容,提升孙膑拳的“造血能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