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揭幕 开幕大戏《赵氏孤儿》上演 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当地时间11月6日晚在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揭幕。开幕大戏、京剧《赵氏孤儿》于当晚上演。(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艺 2024年11月08日
贵州玉屏:非遗箫笛制作忙 7月2日,在玉屏侗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泽松在自己制作的箫笛上雕刻花纹。  夏日时节,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箫笛生产进入忙碌期,各生产企业组织技术人员抓紧生产箫笛。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把箫笛产业作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的重要抓手,通过对“老技艺”的传承及创新,使箫笛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箫笛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 非遗 2023年07月05日
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在沪开幕 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12月3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幕,本次大会由上海博物馆首次举办,主题为“变与不变”,旨在为海内外博物馆同行提供分享经验、交流合作、启发灵感的平台,同时为中国和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博 2024年12月04日
山西发现两处北齐时期石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1月21日对外公布山西武乡石窑会石窟和磨里石窟调查资料,两处石窟均无开窟造像的纪年题记,文献中也未有相关记载。考古人员通过洞窟形制、造像特点等认为,两处石窟的开凿年代均为北齐,对推动构建当地石窟演变序列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博 2024年11月22日
云集众多艺术大师经典 近400件美术作品带来“国之颂” “国之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日前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展览以“国之颂”为主题,汇集讴歌祖国、表现时代的艺术作品近400件,其中包括齐白石、黄宾虹、朱屺瞻、徐悲鸿、刘海粟、钱松喦、王雪涛、刘开渠、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等众多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同时集全国画院系统、高校、美术馆等优秀创作人才的佳作,展览作品艺术表现形式广泛,涵盖了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综合材 文艺 2024年10月18日
山东青州:探寻县域非遗经济发展的密码 临近暑假,山东省青州市从事非遗电商生意的钱全旗,忙得不可开交。从老少皆宜的美食,到城市家庭喜欢的手工制作棉麻床上用品,钱全旗的店在端午假期开启前的7天销售额就突破了12万元。“店里销售的很多商品,都是根据当地非遗项目进行创意开发的,市场反响非常好。”钱全旗说,近年来,得益于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的扶持,他的工作团队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合作,进行非遗文创设计开发,不仅解决了多位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每年还 非遗 2023年07月04日
“古人类长廊”湖北十堰新发现四处史前遗址 记者11月19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湖北十堰新发现四处史前遗址,为十堰地区旧石器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与依据,对见证鄂西北地区古代人类生存活动、迁徙演变、人群互动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博 2024年11月20日
新泰市集中新发现7处旧石器遗址 山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题调查启动后,新泰市迅速组建专题调查组,综合研判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历史文献及既往普查数据,科学制定多维度调查方案,重点锁定柴汶河流域阶地,为专题调查奠定工作基础。  山东大学旧石器遗址专题调查队近日进驻新泰,联合地方普查队组成三个调查组,对柴汶河流域及周边水库区展开拉网式调查。该区域因第四纪地质运动形成的多级阶地及古河道沉积层,具备旧石器文化层埋藏的独 文博 2025年04月15日
太原新发现北魏石窟 孤独隐匿山间近1500年 立冬后,地处中国北方的山西太原阴冷潮湿,一处新发现的北魏时期石窟隐匿在崇山峻岭中,孤独地矗立了近1500年。(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博 2024年11月15日
数字薪火队:数字手段为春节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当下,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的青年学子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他们将目光聚焦于烟台市福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泰安市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以及藁城宫灯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春节文化调研实践活动,为传统年俗的活态传承注入了青春的强劲动力。胶东福地:解码年俗里的文化基因在烟台市福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烟台调研小组一头扎进文化馆,在春节 非遗 2025年04月10日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4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现场,评审团公布评选结果。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24日在北京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入选。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文博 2025年04月24日
艺术展现愚公移山故事 朱悦华  音乐剧《愚公移山》开场,一曲《我是愚公》一下抓住了观众的心。王屋山莽莽苍苍起中原,站在白云之下、济水之源的老愚公呼之欲出。前不久,该剧在中央歌剧院首演,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被打造成100多分钟的舞台说唱表演。  音乐剧《愚公移山》以丰富想象力,打破时空界限,将神话、历史、现实相互融通,编织了一个多线并行、容纳古今的故事结构与艺术空间 文艺 2023年06月29日
山东: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 发布时间: 2023- 05- 26 18: 26点击次▲ “文物修复师”开展文物修复工作本报驻山东记者 孙丛丛 文/图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深入实施,“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文旅系统深入推动文物资源与旅游、科技、文创等融合发展,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活在当下,为提高公共文化品质、添彩美好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发挥重要作用。连日来,在 文博 2023年05月29日